湖北快三大小单双走势图

新闻动态
给予波罗的海舰队的“大奖”——U-250号潜艇
发布日期:2025-01-25 21:01    点击次数:110

以下文章来源于燃烧的岛群 ,作者群主飞龙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 1359 篇原创文章,作者:阿登的苦林。

全文共 7863 字,配图 16 幅,阅读需要 15 分钟,2025 年 1 月 25 日首发。

快捷阅读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点击标题下方的作者"阿登的苦林专辑"!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红海军共击沉 48 艘轴心国潜艇(其他原因沉没 25 艘)。在这些被击沉的轴心国潜艇中,有一艘堪称"大奖"的 U-250 号:由于该艇被击沉在浅水区,故红海军决定将这艘德国潜艇捞起来研究一番。1944 年 9 月,在苏军潜水员进行了一系列复杂而又危险的作业后,U-250 号潜艇成功浮出水面,随后被转移到喀琅施塔得军港进行了彻底分析和研究,苏联人也由此获得了不少宝贵的战利品和重要情报。

图 1. 二战苏联红海军装备的 MO-4 型猎潜艇投放深水炸弹为船队护航的画作,击沉 U-250 号潜艇的 MO-103 号猎潜艇就属于该型艇

短暂的服役生涯

U-250 号潜艇属Ⅶ C 型柴电潜艇,于 1943 年 1 月 9 日开工,1943 年 11 月 11 日下水,同年 12 月 12 日交付德国海军服役并加入第五潜艇支队,且被授予 U-250 的战术编号,首任艇长是沃纳 - 卡尔 · 施密特(Werner-Karl Schmidt)上尉。

图 2.U-250 号潜艇艇员在甲板上列队,照片摄于 1943 年 12 月

1944 年 7 月 1 日,U-250 号加入第八潜艇支队,被派往波罗的海执行任务。1944 年 7 月底,U-250 号启航,开始执行其服役生涯中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作战任务。7 月 30 日 12 时 42 分,在距离维堡(苏联西北部列宁格勒州重要港市,东南距圣彼得堡 129 公里,离芬兰边境 30 公里)不远的芬兰湾东部海域、科伊维斯托(Koivisto)海峡北侧,U-250 号潜艇发射一枚 G7e 型鱼雷,击沉了排水量仅 56 吨的苏联海军 MO-105 号小型猎潜艇,艇上 20 名水兵丧生,仅 7 人获救。

不过,U-250 号发射鱼雷击沉 MO-105 号发出的爆炸声招来了附近的几艘苏联猎潜艇,当晚 19 时 10 分,由亚历山大 · 柯连科(А . П . Коленко)上尉任艇长的苏军 MO-103 号猎潜艇用声呐发现 U-250 号潜艇,并投掷五枚深水炸弹。U-250 号潜艇在此轮攻击中未受严重损伤,苏军 MO-103 号猎潜艇看到海面上冒出的气泡等痕迹后,又投下了第二轮五枚深水炸弹,其中一枚在 U-250 号潜艇柴油机舱上方爆炸,破坏了潜艇的耐压壳体,艇身上被炸出一个大洞,潜艇最终于 19 时 25 分沉没。艇长沃纳 - 卡尔 · 施密特上尉和中央指挥舱的 5 名艇员在最后一刻侥幸逃生,并被海面上的苏军水兵俘虏,其他 46 名艇员随艇阵亡。

图 3. 被苏军俘虏的 6 名 U-250 号艇员当中的 5 人,站在中间的是艇长沃纳 - 卡尔 · 施密特上尉,他也是二战期间唯一一位被苏军俘虏的德国潜艇艇长

图 4. 被俘的沃纳 - 卡尔 · 施密特艇长近照

有价值的情报

在审讯战俘时,苏联人得知艇上遗留有若干重要文件,如航海日志、德军布设水雷阵的海图等。此外,潜艇上还有德国人研制的多种先进设备和武器,这些东西也极具价值。于是,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员弗拉基米尔 · 菲利波维奇 · 特里布茨(Владимир Филиппов Трибуц,1900-1977)上将下令展开搜索,确定沉没潜艇的位置并打捞其中最有价值的设备。这次行动被委托给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下属的水下特种分队,该分队由普罗霍瓦季洛夫(И . В . Прохватилов)海军少校指挥。

图 5. 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下属的水下特种分队指挥员普罗霍瓦季洛夫少校,照片摄于 1940 年代

1944 年 8 月初,苏军确定 U-250 号潜艇沉没的位置是东经 28 度 14 分 56.4 秒、北纬 60 度 16 分 44.4 秒,并对水下潜艇进行了初步勘测。经确认,U-250 号潜艇沉没在深约 35 米的海床上,龙骨平直,艇身向右舷倾斜 14 度;柴油机舱上方有一个大洞,这也是导致潜艇沉没的直接原因。

对 U-250 号潜艇残骸的潜水探查工作是在布尔拉卡(А . Бурлака)海军准尉的指挥下,由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潜水员开展的。这些军方潜水员轮班工作,研究潜艇残骸的状况并展开搜索——要知道,在沉没的潜艇上开展工作,无论在体力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会面临非常巨大的压力,潜水员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过,虽然困难重重,但水下特种分队的官兵们还是在潜艇的中央指挥舱内找到了几份重要文件,并将这些文件带回了地面。此外,他们还发现了其他许多令人感兴趣的设备和物件,也需要将其带回地面。

图 6. 打捞浮起后的 U-250 号潜艇尾部,可以清楚地看到艇体上被深水炸弹炸出的大洞

图 7. 深水炸弹爆炸后严重受损的艇身

红海军潜水员在 U-250 号潜艇沉没海域的活动引起了芬兰军队和德军的注意,他们不想让这艘潜艇落入苏联人手中。由于沉没地点离海岸线不远,故芬兰海岸炮兵从岸上对活动的苏军展开炮击,德国海军也频繁派出鱼雷艇袭扰打捞海域,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作业难度。德国海军还尝试在 U-250 号潜艇沉没海域布雷,以阻碍苏军的行动,但他们的种种企图最终全部落空。

新的任务

根据对 U-250 号潜艇开展的探查工作结果,苏联方面做出了一项新决定:必须将这艘潜艇打捞出水,拖到干船坞开展更彻底、更详尽的研究。这项任务被下达给第 76 紧急救援分队,分队指挥员是海军中校工程师库尔丁(А . Курдин)。

根据新行动计划,第 76 紧急救援分队的潜水员需要先在潜艇残骸上固定两个大型浮筒(每个浮筒重达 200 吨),一个安装在艇首,另一个安装在艇尾,然后用软管将压缩空气导入,吹除浮筒中的海水,将 U-250 号起浮至海面。一俟潜艇浮起,就可以将其拖航至安全的地方(比如干船坞中),并对其展开彻底的研究分析。

图 8. 被打捞出水的 U-250 号潜艇,前方的圆柱形物体就是其中一个浮筒

经过数天的准备,苏联人完成了浮筒和必要设备的制造工作,并将其运往作业海域,其他准备工作也相继就绪。对 U-250 号潜艇的打捞工作于 1944 年 8 月中旬正式开始。此时,轴心国军队在作业海域开展的敌对活动和对打捞作业的干扰有所增加。为此,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专门采取措施,加强对打捞作业人员的保护,如组织远程火炮发起反炮兵作战,并派出战斗舰艇在相关海域执勤,出动伊尔 -2 强击机提供空中支援等。

第 76 紧急救援分队的水兵和潜水员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为了增加敌人侦察和瞄准的难度,主要作业被安排在夜间进行。此外,作业海域经常出现狂风暴雨的天气,海面上波涛汹涌,潜水员也时刻面临着减压病的威胁,这一切都让打捞作业几乎无法继续下去。不过,尽管困难重重,潜水员们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图 9. 另一个角度拍摄的照片,潜艇右前方的漂浮物为浮筒

8 月 30 日,潜艇上的浮筒安装完毕。然而,安装完浮筒后不久,海面上就刮起了大风暴,两个浮筒被海流冲走。寻找冲走的浮筒并将其固定回原处又花费了数天时间。不过好在随着战事的进展,潜水员的工作环境不再那么危险了:9 月 4 日,芬兰正式全线停止对苏联的军事行动,随即宣布退出战争,对作业海域的炮击也宣告终止。9 月 13 日,苏军潜水员再次完成了浮筒的安装固定工作;第二天,U-250 号潜艇被成功浮出海面,在起浮过程中,苏军还在相关海域释放烟幕以掩护打捞作业。两天后的 9 月 15 日,这艘浮起的战利品潜艇在夜色的掩护下,被拖船拖往喀琅施塔得军港,安置在一处干船坞中。紧接着,苏联人就开始了对这艘被俘潜艇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原艇长沃纳 - 卡尔 · 施密特上尉是第一个重新进入 U-250 号潜艇的人,因为苏联人怀疑这艘艇上安装有爆炸物。

图 10. 被置于干船坞中的 U-250 号潜艇残骸,可见此时干船坞中的水还没有排干

图 11. 干船坞中的 U-250 号潜艇,此时坞中的水已被排干,注意旁边的圆柱形浮筒

令人惊喜的"大奖"

不出苏联人所料,U-250 号潜艇的残骸中有许多令他们感兴趣的设备和文件,其中一些是在第一阶段的潜水作业中被发现并打捞上来的,而另一些则是在潜艇被打捞出水并拖到干船坞后才发现的。苏联人开展的第一项工作是拿走了在潜艇上发现的所有海图和导航资料、通信文件等。此外,他们还在 U-250 号上发现了一台几乎完好无损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在被俘艇长沃纳 - 卡尔 · 施密特的帮助下,苏联人破译了相当一部分文件。

图 12. 苏方人员查看打捞出水的 U-250 号潜艇残骸

苏联人还在 U-250 号潜艇上发现了两枚完好的、绰号"鹪鹩"(Zaunk ö nig)的 G7es 型音响制导鱼雷(也称 T7 型鱼雷,其还有一个绰号是"蠓蚋"),上面安装有声寻的装置。苏联专家是首次接触采用这种制导方式的鱼雷,并对其进行了仔细研究。此外,他们也邀请英国的鱼雷专家前来一同熟悉这款绰号为"鹪鹩"的产品。除了艇上的文件和鱼雷,这艘Ⅶ C 型柴电潜艇的艇身也引起了苏联造船专家的浓厚兴趣,他们仔细研究了该型号潜艇的设计、配置、武器装备等。

积极的影响

对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乃至整个苏联红海军而言,寻找、搜索、打捞德军 U-250 号潜艇的行动无疑是一份意义丰厚的"大奖":通过这次打捞行动,苏联方面加强了对德国潜艇的了解,缴获的水雷阵海图等为未来一系列作战任务的制订和规划奠定了基础,艇上的各种设备和武器也为苏军潜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这次打捞行动的若干成果也分享给了英国等盟友,并被盟军所利用。

图 13. 苏方人员查看被深水炸弹炸开大洞的 U-250 号柴油机舱

图 14. 同样是苏方人员查看被深水炸弹炸开大洞的 U-250 号柴油机舱的照片,注意旁边的浮筒,通过与人的对比,可见其巨大

更有甚者,这次打捞行动的初步成果早在 1944 年 8 月中旬就得以显现:在缴获的文件中,苏军发现了一条从施韦因明德(Swinem ü nde)通往列宁格勒的航道,这条航道穿行于德军布设的多个雷场之间。了解这一重要情况后,苏军迅速在这条航道上布设了水雷,到 8 月中旬,已有数艘德国船只被水雷炸毁,这也迫使德国人采取紧急措施,扫除苏军在这条重要航道上布设的水雷。

在对 U-250 号潜艇进行拆解分析研究期间,苏联人发现了许多可供他们自己的潜艇研发项目借鉴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思路。为此,苏联海军司令部于 1945 年 1 月下令中止代号为" 608 "的柴电潜艇研发项目,后来,苏联海军在该项目基础上完成了代号为" 613 "的新项目,613 型潜艇在研制过程中就参考了德国方面的经验和对 U-250 号潜艇的调查结果。

图 15. 干船坞中的 U-250 号潜艇和在上面参观的苏方人员

从 U-250 号潜艇上缴获的鱼雷也对苏联的鱼雷研制工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G7es 鱼雷的制导系统向苏联人展示了声波寻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此帮助下,苏联人很快就成功研制出了他们自己的首批同类武器。当然,得到苏联人成果共享的英国人同一时期也在进行着类似的工作。有说法称,丘吉尔曾给斯大林写过一封私人信件,要求将缴获的 G7es 型声自导鱼雷转移到英国,以研究和制定对策,原因是当时德国的这款新型声导鱼雷已对大西洋上的盟军船队构成了严重威胁。

参与此次打捞任务的红海军水兵和潜水员也得到了相应的表彰和荣誉。1944 年 9 月 30 日,也就是 U-250 号潜艇起浮半个月后,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员特里布茨上将就签署命令,为参与此次行动的人员授予国家级奖励,其中六名打捞工作负责人被授予红旗勋章。

图 16.U-250 号潜艇指挥台围壳特写,可见安装的双联装 20 毫米高射机关炮

1945 年 4 月,苏军将 U-250 号潜艇编入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服役,并授予其 TS-14 的新编号。苏联人原计划将该艇修复后,作为测试各种艇载系统和产品设备的试验艇。然而,经过一番评估后,苏联方面发现修复的收益不及所要付出的精力和代价,遂于 1945 年 8 月 20 日注销该艇艇籍,后很快将这艘潜艇报废拆解。

来自非战斗行动的"大奖"

一般而言,海军在战争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摧毁敌人的水面舰艇、潜艇、运输船和海岸设施。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同样重要的其他非战斗行动,红海军打捞 U-250 号潜艇就属于这种情况。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在这艘德国潜艇首次出航时就将其击沉,随后,这艘潜艇成了多种宝贵数据和资料的来源,其中一些数据甚至被苏联海军长期使用。可以说,红海军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了这一机会。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 给本站投稿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投稿" -

- 加入粉丝群,只需输入关键词"加群" -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欢迎关注、收藏、转发三连击!